2017年以来,凌云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蓄进总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开展“六年一争当”活动,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稳中向好、思想文化健康发展、民生保障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巩固提升、从严治党全面深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西部生态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11.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11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0元,增长8%。
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到凌云考察
★——党的建设在从严从实中全面加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先锋行”“茶乡旗帜工程”等活动,抓党建促脱贫典型做法在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成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现场考察点,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座谈会在该县召开。机关、企事业单位三大领域“6+1”规范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不松手,强化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创新开展“瑶家夜校”活动,创建“茶园里的讲习所”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全力打造“壮志凌云”微信公众号和全县“办公”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的管控经验被自治区网信办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到国家网信办。
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喻云林到凌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望搬迁的贫困户
★——精准扶贫在全民攻坚中成效显著。以开展脱贫攻坚冲刺年为抓手,全面压实“五个一线”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五大专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将实现1565户7187人脱贫出列,11个村脱贫摘帽。创新“贫困先行、基本保障、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整合投入5200万元发展资金,实现了全覆盖和空壳村清零两个目标。全县1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建成安置房主体1621套,1152户5908贫困人口住进新房。出台“劳务输出”和“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全年共兑现奖补资金4472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3684户1.84亿元,有效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助学金等优惠政策,共兑现贫困学生各类补助1.06亿元,“农家夜校”活动深入开展,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县委书记伍奕蓉深入贫困户家中和贫困户一起商讨脱贫工作
★——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中稳中向好。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在突出位置,探索“3个3”产业发展思路,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产”提质增效。茶叶、油茶、桑蚕“三张叶子”发展不断壮大,全县现有茶叶11.2万亩,油茶25.7万亩,桑园6.7万亩。4个茶叶示范园入选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下甲双达村油茶园成功创建为全区首批“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凌云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4.42亿元,增长6.74%。“二产”稳中向好。农、石、水“三篇文章”结构不断优化,通鸿水泥厂矿山扩征工程、年产15万吨超细碳酸钙技改、年产20万吨呗侬山泉水等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培育2家规上企业、引进长江天成山茶油扶贫项目。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7.86亿元,增长13.37%。“三产”活力迸发。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基础不断夯实,全县27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科普中心、纳灵洞养护楼配套项目等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运营。成功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浩坤三合乡村旅游区荣获“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名村名屯”称号。全年旅游综合消费20.92亿元,增长84%。
县长莫庸到逻楼镇敏村指导产业发展
★——社会民生在强化保障中明显改善。该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6%,确保了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共投入3.13亿元重点改善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各阶段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在深度贫困地区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健康凌云加快推进,全面两孩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实现全覆盖。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67%,危房改造735户,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加大“四品一械”规范整治力度,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水碧凌云》和小品《懒汉脱贫》等宣传片在央视播出,县国税局、下甲镇平怀村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村镇)”称号,下甲镇彩架村等3个村获得全国首批“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称号。县第二届运动会、全国徒步大会、“水上抢头鸭”等大型赛事活动成功举办。荣获“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全市抓党建促脱贫座谈会在凌云召开
凌云县易地搬迁四期抽房
贫困户搬迁物品告别旧房
★——城乡建设在示范引领中日新月异。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生态家园更加宜居。城乡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完成凌云古城休闲生态度假区概念性规划、县城五片区控制详细规划等评审工作,县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全面竣工,城市路网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乡土特色示范村庄建设、百镇示范工程和少数民族乡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3%。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等工作得到市充分肯定,全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凌云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美丽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下大力气增绿、护水、治污,深入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植树造林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县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伶站等4个乡镇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乡镇,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加西村桑蚕示范基地
乐百高速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在提级改造中不断完善。以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冲刺年为抓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乐百高速(凌云段)全面开工建设,凌凤二级公路(凌云段)基本竣工,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完成路基建设,加尤百陇至玉洪四合头三级公路加快推进,硬化屯级道路134条,交通瓶颈问题逐步解决。河岸扶堤工程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那追、各漏水库建设进度加快,建成家庭水柜617座,有效解决不安全饮水8200人,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凌云开展特少数民族“瑶家夜校”助力脱贫
凌云县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
★——各项改革在创新发展中不断深化。紧盯改革关键环节,持续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年共取消和调整261项行政审批事项,完成51个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两单”融合。全面启动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成纪委派驻纪检机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了3个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国营林场改革等重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凌云县中学
凌云县体育公园
下甲镇加西村公共服务中心
★——民主法治在汇聚合力中有序推进。坚持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严格按照《县委议事制度》等规定议事、决策、办事,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全力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各自职能,让人大、政协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凌云、平安凌云建设,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活动成效明显,连续13年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吴和权 祝有慧 杨胜斌)
农村公路四通八达
新修建的家庭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