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所有凌云人: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信息在这里!

来源:宣传部|0 文号: 时间:2018-01-18 10:01:32 点击: 次

    2018年1月17日,县人民政府县长莫庸在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20180118999533.jpg

    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以“五大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扎实开展“六年一争当”活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胜利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80118861253.jpg

    初步统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11.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1亿元,增长13.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8亿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11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亿元,增长11.5%。


2017年政府工作成效


    1.靶向施策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将实现1565户7187人脱贫出列,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将从年初的15.7%降到12.49%。

    完成脱贫攻坚屯级道路建设134条362公里,安全饮水工程47个,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7个。

    统筹安排5200万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1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无到有,其中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有29个村。

    泗城百坎、朝里六作、沙里沙者等16个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全面开工,已建成安置房1621套,完成抽签选房并搬迁入住1152户5908人。

    出台“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奖补政策,共兑现产业奖补11317户2732万元,劳务奖补16633户1740万元。

    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教育扶贫等优惠政策,完成贫困户授信10841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3684户1.84亿元,兑现贫困学生各类补助1.06亿元。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医疗救助报销比例达90%以上。

    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2:38.6:37.2,成功培育“四上”企业13家。

    农业产业取得新成效。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42亿元,增长6.74 %。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53万亩,产量达5.84万吨。

    年产干茶5412吨,产值4.51亿元,增长18.4%。

    销售鲜茧6.51万担,产值1.56亿元,增长33.3%。

    全年产干油茶籽1.5万吨,产值2.9亿元,增长26%。

    干烟产量1.04万担,产值1082万元。

    各类中药材种植近2万亩,产量2489.6吨,产值1707.6万元。

    水果种植8547亩,产量达1.06万吨,产值1.08亿元。

    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肉兔21.25万只(头),家禽125万羽,养殖业产值达4.68亿元。

    关键:正式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是百色市首个获批县份;下甲镇双达村油茶园成为全区首批“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凌云县正道茶叶产业(核心)示范区等4个示范区获自治区认定为县、乡级农业特色示范区。

    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86亿元,增长13.37%。

    通鸿水泥厂矿山扩征、丝绸产业园、年产15万吨超细碳酸钙等工业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引进了长江天成山茶油扶贫项目。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综合能源消费量12.45万吨标准煤,下降1.2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7吨标准煤,下降7.58%,实现节能量2.03万吨标准煤。

    第三产业打开新局面。

    旅游业方面。

    全年接待游客213.39万人次,增长51%;综合消费20.92亿元,增长84%。重点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茶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关键:凌云县巴林农庄获2017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伶站浩坤三合乡村旅游区荣获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名村名屯,泗城百花庄农家乐获广西五星级农家乐。

    电商物流方面。

    建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点77个;累计开展电商培训108场,完成人员培训9671人次;成功举办了凌云县首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全年发往东南亚国家的茶叶达100万美元,实现了出口贸易零的突破。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品位明显提升。

全年完成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9.13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3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9户。

    体育文化公园、下甲和加尤污水处理厂、村级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

    农村改厨、改厕、改圈,下甲、逻楼百镇建设示范工程,乡土特色示范村庄建设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城镇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依法坚决打击“两违”行为,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13万平方米。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监管,污水处理率达88.86%,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关键: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4.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全年勤谋划、强督导,强力推进128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25亿元,增长20%。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开工建设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凌云段)、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浩高景观码头等34个项目,开工率为68%,完成投资22.78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0.3%。

    全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凌凤二级路(凌云段)、那追水库等51个续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7.9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9.5%。

    5.狠抓财税增收节支,财政运行健康平稳。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11.47%。

    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65亿元,增长10.42%。

    全县“三公”经费下降27.21%。

    6.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伶站、逻楼、加尤、玉洪4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生态乡镇命名。

    凌云县国税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下甲平怀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完成植树造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

    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全年共立案处罚企业4家。

    7.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分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学前三年毛入学率82.7%,义务教育巩固率9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4%。

    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联体建设。

    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及特困人员的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徒步大会、茶交易会、凌云县第二届运动会和凌云县第三届庆丰收系列民俗体育活动等大型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凌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连续13年保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8.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全县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共261项。

    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169件,答复率100%。


2018年工作目标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提升能力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三大攻坚”完善年、“五大创建”巩固年、工作效能提升年,坚决打好打赢决战贫困、决胜小康攻坚战,为实现“两个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以上。


    2018年县人民政府十项工作

    1.决战深度贫困,迈出脱贫攻坚新步伐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指标要求,在扎实做好已脱贫18个村2.5万人巩固提升工作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力争全年25个贫困村2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

    2.做优特色农业,筑牢经济发展新基础。

    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优农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桑蚕、油茶 “三张叶子”,力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

    3.做强现代工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发展资源型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优农、石、水“三篇文章”,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38亿元,增长10.87%;规上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增长7%。

    4.壮大第三产业,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13.8%。

    5.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城市发展新品质。

    围绕创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目标,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品质,逐步实现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发展目标,力争城镇化率达45%。

    6.狠抓项目建设,蓄积赶超发展新动能。

    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力实施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提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攻重点,破难点,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17亿元,增长16%;重点项目投资48.86亿元,增长19.93%。

    7.筑牢绿色屏障,厚植生态环境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宜居”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来抓,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力争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县。

    8.强化财源培植,促进财税管理新提升。

    加大对全县财源的培植、扶持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促进财税经济平稳发展。力争实现财政收入2.77亿元,增长9%。

    9.筑牢民生底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有公平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健康凌云建设,统筹推进科技、文体广电等各项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更有安全感;精心办好为民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10.深化改革创新,释放社会发展新活力。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坚持法治政府,提高依法执政。

    2.坚持担当为责,带头克难攻坚。

    3.坚持改进作风,提升行政效能。

    4.坚持廉洁从政,严守纪律底线。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