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弘扬优秀的瑶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自信,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月6至7日,以“留住乡愁 振兴乡村”为主题的凌云县逻楼镇第二届金地门“蓝靛节”在逻楼镇磨村村新寨屯隆重举行。
吹长号迎宾客
本次活动丰内容富,形式多样,瑶族歌舞表演(其中龙凤舞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家拦路酒、瑶族长号表演、原声态山歌对唱、打蓝靛体验、织腰带、度戒、抛绣球、篝火晚会、瑶族圆桌宴等让观众饱尝了不同寻常的蓝靛瑶民俗文化盛宴。
拦路酒
参加活动的不仅有区内外瑶族研究专家、学者及百色市、县各部门相关领导,还有海南、云南等省外瑶族同胞团队,右江区、那坡县、田林县以及凌云县的兄弟乡镇瑶族同胞团队等。
五彩瑶妹
瑶族是凌云县境内居住的汉族和壮族之外的又一个主体民族,属特少数民族,蓝靛瑶又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因为穿的衣服都是用蓝靛染制土布手工制作成而得名----蓝靛瑶族。
狩猎舞
蓝靛瑶族由于其“游牧”的生活特性,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的吉普赛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瑶族同胞们翻山越岭进入了这方古老的大山,桂西的崇山峻岭成了他们永久的居住地,他们也因此成了大山里最辛勤朴实的开拓者。“金地门”就是当地蓝靛瑶族的自称,意思就是行走在林子里的民族。青山和树林养育了这个民族一代又代的人民,让这个民族也有着山一样的意志和林一样多姿多彩的情怀!
瑶家敬酒歌
凌云县蓝靛瑶主要聚居于该县的西北部山区以及青龙山脉南段一带土坡高山有水地区,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八角、茶叶、油茶等经济作物。在大山里,种植板蓝制成蓝靛,染布匹制作土布或加工成成品衣服,是蓝靛瑶族妇女们主要工作,也是她们致富的一条好门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凌云县的蓝靛瑶族大部分家庭都会种植板蓝、制作蓝靛、染布匹等投放市场解决温饱,至今还有部分家庭仍在传承着这古老传统生态的染布工艺。
竹竿舞
凌云县的蓝靛瑶他们纯朴善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常常以歌传情,以舞会友,以酒当茶,长号迎客,唱歌、跳舞、敬酒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每当有客入寨时,都会以设拦路酒、唱山歌、跳舞、吹长号等多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形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度戒